什么是体检结果
凡参加高考的考生必须参加体检。通过体检,一方面,考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;另一方面,体检结果将作为考生档案的一部分,供高校录取时参考。考生经过系统检查后,各科医生会根据教育部、卫生部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中所列条款,结合考生的身体状况做出各科体检结论,最后,主检医生根据《指导意见》,综合各科结论,出示给考生一个“报考专业建议”。这个建议就是体检结果。
体检结果与填报志愿的关系
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中有“不予录取”和“不宜就读”两种提法,供考生填报志愿参考。“不予录取”具有肯定性,指考生填报了该志愿专业,即使成绩再高也不会录取。“不宜就读”则指考生报考了不宜就读的专业,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,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。在报考志愿时,考生除根据各人体检结果对照《指导意见》相关条款的限报专业外,同时一定要参考所报高校《招生简章》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,避开限报专业。
相关问题
1. “不宜就读”与“不予录取”区别到底在哪里?
2.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的考生,高校是否予以录取?
3. 视力受限专业有哪些?
4. 肺结核影响录取吗?
5. 色盲、色弱考生要避开什么专业?
6. 报考军队院校体检有什么要求?
7. 哪些院校及专业有身高方面的限制?
8. 对于体重超标的考生,是否会因为肥胖而不予录取?